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微载体免疫技术

微载体免疫技术

发布时间: 2024-04-23  点击次数: 63次

微载体免疫技术

 

为进一步提高血清学反应的敏感性,加速对被检标本结果的报告时间,可应用免疫微载体作为诊断液进行检测。这种诊断液系将已知抗体吸附在红细胞、炭粉或乳胶等微载体上,制成所谓的固相抗体,它是一种仍保持抗体特性的固态诊断血清,用它进行间接凝集反应时,不但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结合,同时也可使吸附抗体的微量载体聚集在一起,这样可使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量抗原抗体结合物,尤其是微量的可溶性抗原-抗体结合物,形成肉眼可见的反应产物,因而明显地提高了血清学反应的敏感性,反应中的微载体起着“放大器"作用。

(一)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 即将已知的抗体球蛋白挂在经醛化鞣酸化处理的红细胞上,制成所谓的致敏红细胞诊断液,用以实施反向间接血凝试验,即在反应板孔内,如诊断液与被检的相应抗原相遇时,红细胞即被凝集,形成锯齿状凝块沉于孔底,即为阳性反应,否则红细胞自然下沉,于孔底形成圆点状沉淀物为阴性反应。另外,亦可用已知抗原致敏红细胞制成诊断液检测相应抗体,此即正向间接血凝试验。

间接血凝试验是一项准确而敏感的血清反应,在敏感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,如可检出每ml含100万个鼠疫杆菌、野兔热杆菌或类鼻疽杆菌,每ml含160万个炭疽芽胞、2 500万个布鲁氏菌、5000万个霍乱弧菌、0.04μg肉毒梭菌毒素等。不足的方面是由于红细胞表面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结构,上面往往有许多抗原,可以和血清中的其他成分起反应,因而一定程度地影响试验的特异性。

(二) 间接炭凝集试验 即将已知的抗体球蛋白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吸附在细炭粉表面上,制成所谓的致敏炭粉诊断液,当与相应抗原在实施反应的玻板上相遇时,炭粉则被凝集,此时倾斜玻璃板观察时,则看到好似无数个黑色带闪光的细砂粒在液滴中滚动,即为阳性反应;如果液滴仍呈浓墨汁状团集一起,则为阴性反应。

炭凝集反应的最大特点是,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不甚严格,受杂质的干扰较小。不足的方面是敏感性稍差,只能检出每毫升含2500万个鼠疫杆菌、类鼻疽杆菌或马流产沙门氏菌,和1亿个布鲁氏菌和霍乱弧菌的标本等。

(三) 间接乳胶凝集试验 是利用直径为0.6~0.7μm的聚苯乙烯乳胶(polystyrene)作载体,吸附抗体,制成致敏乳胶诊断液,检测含相应抗原标本的一种间接凝集反应。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与上述的间接凝集试验类似,只是采用人工合成的乳胶微球作载体,而不是天然的红细胞或炭粉。在玻璃板上实施反应,当致敏乳胶与相应抗原相遇,如乳胶颗粒被凝集,则好似粉笔末飘浮在水中,为阳性反应;液滴仍呈乳状均等混浊,则为阴性反应。

乳胶凝集反应的优点在于快速,数分钟即可初报结果;操作简便,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,在基层单位即可进行。所以近几年来,国内外已逐渐用其对沙门氏菌、炭疽杆菌、流行性感冒杆菌、嗜肺军团杆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肺炎球菌、葡萄球菌肠毒素(2×10-4μg/ml)和嗜盐杆菌等作鉴定,以及对钩端螺旋体患者血清抗体作检测。不足的方面是,聚苯乙烯乳胶的性质较脆弱,易受反应环境中存在的杂质的干扰,发生非特异性自家凝集,出现假阳性反应。


上一篇:生长因子elisa试剂盒的主要用途
下一篇:没有了